昆虫标本凝固生命的瞬间 捕虫网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昆虫标本往往需要我们耐心制作,以便保留住昆虫本真的色彩和精巧的结构。它们不仅是确定昆虫种类的重要依据,也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研究材料。
人类采集与观察昆虫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但早的昆虫收藏记录已无法追溯。在早期阶段,人们对昆虫的主要关注点是它们的实际用途或作为害虫方面的影响。
已知古老的固定昆虫标本是一只巴斯白蝴蝶Pontia daplidice,于1702年5月在剑桥郡附近被收集。1906年,该标本被捐赠给英国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霍普昆虫馆,并一直保存在那里。
15世纪后,随着大航海时代到来,欧洲探险家们为商业和贸易开辟了新的航道,他们带回了众多昆虫、植物等新奇物种,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
17世纪后,人们才开始以科学的方法系统性地研究昆虫。其中早一部关于昆虫的巨作是1634年出版的《Insectorum sive Minimorum Animalium Theatrum》(昆虫剧院),由Thomas Muffet与Konrad Gessner等自然学者所编著。
之后,早期较有名的昆虫学家Johan C. Fabricius与Carl Linnaeus等开始对昆虫进行命名、分类,为现代昆虫分类学奠定了基础。
他们的许多昆虫标本现今仍保存在自然博物馆中。
19世纪,昆虫学开始有了很大的进展,更多的博物学家、业余昆虫爱好者等表现出了对昆虫的迷恋。在当时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昆虫采集一度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活动。
当时的女演员Alan terry穿着由甲虫翅做成的裙子扮演麦克白夫人,完美地展示了维多利亚时代人们如何将日益流行的自然历史研究与时尚结合起来。
直到今天,随着物种发现与采集不断增加,昆虫标本的制作技艺也得到不断发展。
采集昆虫标本前应提前了解昆虫的栖息地点、活动时段、活动季节等,并且做好自身防护工作。采集时主要用到的工具有捕虫网和采集袋。
捕虫网一般可以分为三种:捕网、扫网和水网。
捕网主要用来捕捉飞虫,网袋材质通常为尼龙纱,可避免伤害蝴蝶翅膀。扫网网柄较短,主要用来捕捉草丛间的昆虫。而水网则是用来捕捉水栖昆虫,网袋材质通常以金属制居多。
对于小型昆虫的采集还可以用到吸虫管。
采集袋中主要装有指形管、毒瓶、浸泡液、三角纸、镊子、剪刀、放大镜、标本盒等。
毒瓶内常放有带有乙酸乙酯的棉花,使用时要注意安全,而且乙酸乙酯挥发较快,使用周期短,一定时间后需要重新更换。另外毒死后的昆虫应尽快分类,注明采集日期与地点。
在捕获蝶蛾类时,为防鳞片脱落,可将采集来的昆虫置入三角纸袋中。
昆虫标本采集时还可以利用灯诱法或陷阱法。
不过,对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昆虫种类,如拉步甲、硕步甲、彩臂金龟等禁止采集。
昆虫标本直观生动且不受季节和地域的限制,制作时通常使用针插法、微针及黏贴法、浸渍法等。
针插法:适用于体型较大、体表较坚硬的昆虫,也是常见的一种标本制作方法。
微针及黏贴法:适用于体型较小的昆虫。
浸渍法:昆虫体表较为柔软,如昆虫的幼虫,可将虫体浸泡在液体中。
玻片标本:适用于体型极小的昆虫,必须用显微镜或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形态特征,如虱子、蚜虫等。
除此之外,为了追求更加美观,我们还可用水晶滴胶 (环氧树脂) 等制作昆虫标本。
昆虫标本制作时,一般会用到昆虫针、展翅板、整姿台和三级台等。
昆虫针一般由不锈钢制成,昆虫针的粗细不同,依昆虫标本大小选定适合的昆虫针。
展翅板用来固定昆虫翅膀。
针插标本后,可将虫体各部位固定在整姿台上,使标本保持自然姿态,不让其卷曲。
三级台由三块不同高度的木板组成,在各块木板中央有一个穿透的小孔,针插昆虫后,为维持昆虫在虫针上的高度,并使标签高度彼此一致,可将标本连虫针插入小孔,调整标本及虫签高度。
还有千万不要忘记加上标签,上面须准确记录采集时间、采集地点、寄主、采集者等信息。另外需注意书写标签时应使用不易褪色、不与其它化学药品作用的墨水。
昆虫标本的保存也非常重要,制好的标本一般会放入特制的标本盒中,四周放置樟脑粉、石炭酸等驱虫、防霉剂。再将标本盒放入标本柜中收藏,保持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
一份份制作精美的昆虫标本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被现在的我们保存,等待以后的人们发掘。